爸爸带的多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?心理学家这样说

家庭教育中,父亲参与到底对孩子有什么影响?

一项北师大的研究表明:父亲参与与孩子的交际性和社交能力正相关:父亲陪伴得多的孩子,能较快地适应新环境,比较大方自信;母亲陪得多的孩子,对新环境更加敏感,更加内敛。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:做客时在客人家门口等开门时,一般躲在大人后面的是爸爸参与育儿较少的孩子,冲在前面的则一般爸爸带娃较多。爸爸带娃参与程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

一、母亲的守门员行为。

母亲天然地认为自己比父亲更加具有养育经验,而且在孩子年幼时,往往也与母亲待得更久,天然地更依恋母亲。于是一些母亲在父亲参与陪伴孩子时,总以一种“更加专业”的态度来挑剔对方,比如一会儿挑剔水温不够,一会儿嫌弃抱孩子的姿势不对,这无形中将减少爸爸的育儿参与。家庭教育中母亲要减少守门员行为,积极为爸爸带娃提供支持鼓励性环境。即使母亲再能干、再体贴父亲辛苦,为了孩子更加完善的性格,也要想方设法让父亲参与育儿。

二、儿童气质。

托马斯把儿童气质分为难养型、易养型等。父亲对易养型孩子的育儿参与多过难养型。或许父亲耐心不够,受不了难养型孩子的哭闹和“鸡毛蒜皮”,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之保持了距离当了逃兵。

三、母亲的婚姻满意度

对婚姻越满意的母亲越容易让伴侣“卷入“育儿。对婚姻不满意的母亲,对父亲含有怨意甚至敌意,越会无形中在父亲育儿参与时竖起一道屏障,比如与父亲吵架、说坏话等,都让父亲没有兴致参与带孩子。母亲要为了孩子考虑,适时带上“面具“,即使内心再波涛汹涌,也要强装温柔体贴。实在忍不住要情绪爆发,最好走开一个人先消化负面情绪。

四、父亲收入。

研究表示,父亲收入与父亲育儿参与的相关性为倒U型,这表示:父亲收入越高,越没有时间陪伴孩子;收入越低,生存压力过大,也没有时间与心力、甚至意识陪伴孩子。倒是收入中等的父亲,育儿参与的时间更多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