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

 

一:接纳Acceptance

积极地向孩子表达,你接纳TA外在行为背后的愿望、感觉、想法、冲动、动机和视角。接纳是孩子安全感的核心,是非评判和非评价地接纳TA的内在世界,无关对与错,就好像让孩子意识到「我看到了,我理解了你,它没有不好,也没有很好」。当然,接纳孩子的动机,并不意味着需要接纳孩子的那些可能会伤害到别人或者自己的行为,这时候,我们可能就需要「教育」来配合了。

二:有趣Playfulness

在陪伴孩子的时候,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互动氛围。用讲故事一般的轻柔语调,来表达有趣和快乐的感觉,能促进孩子有更积极正向的体验。快乐的时候,孩子感觉到被评价的焦虑感会降低,内在的创造力会更容易涌现。当然,并不是说当孩子难过的时候也要马上努力把孩子逗乐,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在平时增加孩子轻松有趣的经历,让孩子在面临情绪压力时,能更好地自己调节好情绪和状态。

三:Empathy共情

积极地让孩子知道,你在意和理解TA的内在世界,无论愉快还是困难的时光,你都愿意陪伴TA,给TA支持。

四:好奇Curiosity

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,能帮助孩子察觉到自己的内在世界,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。好奇,能促进家长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。孩子经常会做一些家长不喜欢的事情,有时候孩子其实知道这样做不合适,但却没有意识到,自己为什么这样做。

家长感觉到不满时,会容易指责孩子,质问「你干嘛要xxxx?」这虽然是关于行为原因的问句,但此时家长说这句话的重点在于指责,并隐含预判:「我想不出来你能有什么合理的动机要这样做。」一旦受到评判甚至指责,孩子的本能反应是自我保护的辩解、对抗或情绪失控,而非探究自己这么做的真正原因。当家长语言和语调表达的仅仅单纯是好奇时,孩子更容易停下当时的行为而敞开心扉。注意,好奇的态度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必须回答的压力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